EN
公司新闻行业动态
2024.08.06

简单认识几种复合纤维的主要类型

浏览量:57235

一、并列型淮安复合纤维

      并列型复合纤维的纺制比皮芯型纤维的纺制具有更高的难度,因此对聚合物的要求更高。

(1)用于纺制并列型复合纤维的两种聚合物材料应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否则在纺丝过程中易发生剥离,导致纺丝过程难以进行。

(2)所使用的两种聚合物材料在相应的纺丝工艺条件下应当具有相近的熔体粘度,以避免在纺丝过程中熔体自喷丝头吐出时发生“弯头”现象,影响纺丝过程正常进行。

影响纺丝工艺条件下两种聚合物材料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两种聚合物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

(2)两种聚合物在各自螺杆挤压机、弯管中的熔体温度控制及最终纺丝箱体的温度控制。

(3)两种聚合物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包括两种聚合物熔体各自的泵供量,喷丝孔的孔径、长径比等。

      因此,在并列型复合纤维的纺丝工作进行之前,要做好各种必要的、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样做,也有利于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多层并列型复合纤维

      多层并列型复合纤维是并列型纤维复合再复合的结果,它是由两种具有一定相容性的聚合物材料相互交替排列成多层结构,并沿纤维轴向复合而成。两种聚合物材料的选择原则应当是,既要保证纺丝过程中不易发生剥离,又要考虑到制成纤维的最终可剥离性。

      多层并列型复合纤维可在织物后加工过程中,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剥离,剥离后的超细纤维呈现出具有4个棱角的矩形形状,很适合用作擦拭布材料。截面为矩形的纤维在长、宽两个方向上的尺寸不同而纤维的弯曲变形难易程度与纤维截面的长宽比有关,因此由不同长宽比纤维所得的织物会产生不同的风格。若矩形的宽度方向小到一定程度时,还会由于光反射的效果出现类似蝴蝶翅膀的五颜六色。

三、橘瓣型复合纤维

      橘瓣型复合纤维是由两种化学结构和/或性能不同的聚合物构成的一种裂片型复合纤维,其截面由类似”橘瓣”形状的裂片组成。例如,所用聚合物原料可以是PET及PA6.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以保证纺丝及后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但是又在某种性能上有所差异,能够在织物处理过程中达到剥离的效果。

      采用该种形式的纤维截面,经剥离后可以得到“楔”型超细纤维,每根单纤维有3个尖角,用作擦拭布非常有利。这种橘瓣型复合纤维可以分为6+6或8+8等种类,即由6瓣(或8瓣)PET及6瓣(或8瓣)PA6相互间隔组成橘瓣型。通常将PET的比例加大。若两组分剥离不好,容易造成超细纤维织物染色不良。为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做成EHDPET/PA6(20/80)的橘瓣型复合纤维,再将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水解,溶除EHDPET后得到PA6的单组分超细纤维。采用橘瓣型复合纤维纺丝法,最终可得到线密度为O. 15dtex左右的超细纤维。

四、中空橘瓣型和米字型复合纤维

      中空橘瓣型复合纤维是对上述橘瓣型复合纤维的一种改进, 目的是改善剥离效果。由于橘瓣型复合纤维的各瓣之间相互连接,有时剥离不好。若将纤维中间部分做成中空状,即可减少橘瓣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剥离。

      米字型复合纤维是由两种化学结构和/或性能不同的聚合物构成的一种裂片型复合纤维,其截面由“米”字形骨架及“米”字形骨架之间的扇形组成。其中一种聚合物(例如PA6或PET)做成“米”字形骨架,另一种聚合物(例如PET或PA6)则为“米”字形骨架之间的扇形。通常采用PA6作为“米”字形骨架。随着“米”字形骨架比例的增加,“米”字形骨架逐渐加粗。若“米”字形骨架的比例低于15%,骨架过细且不均匀,会增加剥离的难度,影响剥离的效果。而“米”字形骨架的比例过高(如达到50%)时,骨架变得很粗,在剥离后会形成一根较粗的纤维,影响超细纤维织物的柔软性,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米”字形骨架的比例选择20%较为适宜。由这种米字型复合纤维制成的织物的特点是,既有扇形超细纤维的柔软性,又有“米”字形骨架材料的刚性和挺括性。

      另有采用EHDPET作为“米”字形骨架材料的复合纤维,用该纤维织造成织物后,将EHDPET用稀碱溶液水解溶除,最终得到扇形的超细纤维织物。米字型复合纤维常被俗称为“8+1”型,即由8个扇形加上1个米字形构成。为使单纤维线密度更细,还可以作成“16+1”等品种。为了保证纺丝过程中良好的可纺性与后加工过程中单纤维的易剥离性二者之间的平衡,所选择的两种聚合物组分应当具有适宜的相容性。

五、齿轮型复合纤维

      齿轮型复合纤维实际上是米字型复合纤维的一个变种。 它也是由两种化学结构和/或性能不同的聚合物构成,其截面为齿轮形:其中一种聚合物构成齿轮的主体,另一种构成齿与齿之间的间隙材料。

      齿轮型复合纤维经过剥离后,齿与齿之间间隙部分的材料形成超细纤维,为织物提供了柔软的风格,而构成齿轮形主体的材料为织物提供了刚性和挺括性。实际上齿轮型复合纤维可以被认为是对米字型复合纤维的一种改良。与米字型复合纤维的两种聚合物组分选择原则相同,齿轮型复合纤维的两种聚合物组分也应当具有适宜的相容性。

六、皮芯型复合纤维

      皮芯型纤维由两种组分层层相互包覆,并沿纤维轴向复合而成。通常都是指同芯型,此外还有偏心型、异形皮芯型及多层皮芯型等。皮芯型纤维多用于自粘合型纤维,例如日本窒素公司开发的ES纤维,是以熔点较低的PE(tm = 107℃ )为皮层,以熔点较高的PP(tm =167℃)为芯层的皮芯型纤维。将该纤维与其他纤维均匀地共混后制成非织造布,再在PE与PP二者熔点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热风或热辊压合,使皮层组分融化,ES纤维之间或ES纤维与其他纤维之间发生热熔粘合。由于纤维皮层很薄,所以纤维间粘结细腻,产品手感柔软,同时提高了非织造布的强度,该类产品大多用于儿童及妇女卫生用品。


b6a43b5ca2a7f125da87919791a9da41.jpg


移动端网站